課程.疑惑.釋疑.開示

南無阿彌陀佛降文(課程重點 歡迎分享,共修.推薦,引用,功德無量  )

     課 程 重 點 整 理 ㄧ

    )人道乃靈性提昇之重要關鍵,人因生命軀體之局限,難免受六根所縛。幸得上蒼垂降金線,普化原靈知悉本來,因此造就世間不少修子與宗教團體之形成。然天旨天意下達之同時,因人性之陰暗面,難免有所誤差。又人心以私心貪欲為出發點,造成目前宗教界之亂象叢生,此非但不能將天性天真之一面來淨化人心,反而將原本單純之赤子心蒙上一層不淨之染著也。此乃  上蒼為何以挽轉當下人心之不純淨為主要任務。

 

    ) 佛乘由佛性之根本主體下手,欲扭轉深植人心固化之不淨觀念,必經大力「破法」之過程,破除法執病之垢染,因此於破法之同時,是極盡犀利,不似一 般宗教,以教育方式乃「成法」之建置。

     一般道場授予眾生乃是種種法義之建立,過程是溫和、和氣,但殊不知各種眾生之性格習氣差別甚鉅,非是一再建立同樣之理念可適合所有眾生之需要,如此非但對修子無任何助益,反而導致修子抱持法執,難入圓通之境,此乃人道世界人倫修子之修道弊端也。

三)佛乘心法不執持於一法,然時下之修行人有者根器鋒利,卻容易受法義所縛,有者根器較鈍,卻不求當世成就,而寄望帶業往生他方世界,如此雖是佛之願力所成,然虛擲光陰、磋跎歲月,入於人身又有何意義也?汝等言是否如此?當下咱佛乘之設立旨在於引領有修、真修之修子,入於佛境之無量法海當中,因不執而入虛空本體,不負人身人道走一遭也。

 課程重點整理二 (課程重點 歡迎分享,共修.推薦,引用,功德無量)

  南無南屏道濟古佛

 

佛乘者非遙不可及,乃是紮紮實實地將本心之元始實像呈現,如實的將凡心轉聖心,若基礎之人心(人道)尚不能調伏,那休想入於佛境,入於魔境較易也。

    修行者何意?修改本身不良之氣習,行於日常生活中,去迷入悟。我相堅固是迷,爭是非長短是迷。悟眾生同一體性,自性本即光明無礙。平等視一切眾生皆可成佛,只差迷悟頓漸之別。洞悉人我本一體,純一無對立

    汝等未來乃是傳播正法之種子,自己若不能做到,如何教育眾生?

    汝等或許會如此言:仙佛不用吃飯,不用入於凡塵,同一些奇怪毛病之眾生接觸,難怪可以如此瀟灑。但汝等錯了,因人即是意識種子含藏諸多不淨之種子,因此必要入於凡塵以境練「心」。本身意識種子越趨清淨,所遭遇之因緣越光明良善。汝等反觀即明,越秉持獨特個性者,其之境遇越是精采!

    磨練至汝心不起伏,不受外界人、事、物擾亂心境,則不良因緣漸退,即是汝等所言:考關已過。何種心境造就何種磁場,是必然之道理也

    咱此乃是引渡眾生脫離輪迴之道場,提供眾生邁向光明大道之資糧,有別於一般濟(祭)改之宮壇因此汝等建基人員,根器必要比常人更利。要作仙佛之手腳容易,要作眾生之手腳亦容易。要真正作自己主人不容易也。心態不改,永遠向外造作,則是荒蕪自性心田,不能將慧根來耕耘、檢討!不但檢討別人,更重要是檢討自己。工程浩大囉!

    修行者,以目前世人之狀態,乃是行外功者多,修自性者稀。佛乘者乃是紮實地修內性。修之前的課題則是勇於面對自己的陰暗面,拿出來透澈分析,再強力摧毀,使其不起後續效應。做得到否?努力?聽起來很沒決心,試試心理而已。難!再做人汝要否?不要即要斷除作人之種子因。

    咱道場不言場面話,直指人心,見性方能成佛。凡心作用不除,遑論成佛?連神格都不足也。

    唉!老衲怎會如此語重心長?一點都不瀟灑啦!以後要學習跳出我之立場來提出問題。不應該以親疏之顧忌,自己人即不留顏面。必要相敬如賓,互相尊重,明白否?否則人員多了,汝等以何德性領眾?來者恐怕修養都比汝等好太多了,誰能信服?

(叩問:能量吸納問題) 師:人因有軀體,方有吸納之現象。吸納者乃是擴充五行運轉之氣,當真如(真如本體即來自於宇宙之元始祖炁)同自心契印之同時應該說即是將隔離之相打破,融入本來之虛空本體。真如即已入本體,即真如本虛空,虛空即真如,何有吸納之局限?所謂吸納者,乃是六根之作用,目的是沖開有形之相而已,明否?

尚有不明否?老衲特允許汝不在一個問題之限。(…)汝再言明白些。(…)師:能量者乃人尚有人身時來謂之,能量亦是一切創造之根本。能量,簡單說,是來自宇宙之龐大「力量」,用「心」可轉為汝等所須之有形物質,以吸納來充沛人身之元氣,元氣足則運旺。

    相對者,力量大,但心性不佳,則轉為破壞力,因此「魔高一丈」。魔即是大膽妄為,力量大哦!

    能量大,若可時時心量擴及一切,心想著利益眾生,如此能量大,力量大,成就一切快,一切具足,光明無量。心想必須配合行動,不限任何形式,不限任何口徑,先將念力導引,將火苗燃起、聚集、擴大、增強,最高境界突破人身之限制,入於大宇宙。念力是啟動之因緣,不有此念想則無,一動此念即生。有諸佛加被,無畏!

(:以前在讀《黃庭經》時,看到「子能守一萬事畢」之字句,以為此即是最究竟的修持方法,但後來向仙佛叩問時,所得到的答案是:「玄黃通百匯」才是更高超的法門。請問,「玄黃通百匯」是否即是契印真如、契印大道的另一種說法?)玄黃通百匯,通徹了,貫通內法界,與外法界接軌,此乃汝等所言契印真如再契合於大道。
 
(:修子成就後,是否仍進入虛空實寶淨土或蓮花佛國淨土?)其實此淨土本即不因任何分別而存在,至於何等佛子可相應,則觀佛子本身之磁場能量來決定,非有親疏分別之對待。
 
(護持著作大道天書,累積了數萬大功,未來就可以進入蓮花佛國淨土或虛空實寶淨土否?)累積多少萬大功可進入虛空實寶淨土,此乃謬論。若自我心性不能進升到一定能量,又如何符合此頻率?荒謬之想法!不足以宣揚此顛倒的思惟。相同道理,累積著書功德乃是一種德性之能量。心性若沒有真正進化,能量是難以獲取並加以運用的,有數萬大功與無功又有何異?
 
(:如此的功是否會轉為下一世的福報,而成為輪迴的種子?)福報與功德乃在獲得者的心態而決定,有求成福報,無所求尚可稱之為功德。
 
(:《濟公傳》書內有濟公曾以拙火替一名女信眾治病的描述。拙火與真如是何關連?)真如是道體之異名,汝所言者乃是作用、體用之間而已。能量亦是真如產生之作用,名相僅是助人去理解那般之現象而已。方法、部位不是所有眾生皆同一模式。
 

 

課程重點整理三     ( 課程重點 歡迎分享,共修.推薦,引用,功德無量)

     南無阿彌陀佛降

眾生最易造之業屬口業,汝等欲清淨,首要課題乃是先守口、守心念。旁人之作為,咱無須妄下評論。某人何心態,何種人皆非是咱修行人可以去批判的,因背後之批判對當事人之改變沒有幫助,但評論者卻給予旁人不良之印象,淪為道人是非者也。此點為師要求汝等必須做到。心欲清淨,必須勿招惹旁人之是非,此乃折損自身福慧。

佛乘乃紮紮實實將自我法身、自性佛性來彰顯,若連一般之修養尚做不到,休想成佛。有自大佛否?有是非佛否?試想即明也。

 

眾生於當下所見所聞之宗教教義雖十分多元,但能真正深究自我內心之觀念,轉凡入聖者,實乃稀也。

此道場存在之意義,乃是必要將大道之精華來示現於凡塵世界,以實質淨化人心之效果來行使既然是教育眾生解脫苦海之法門,引航者之智慧則是十分攸關,如何具足福德與智慧兼具,乃是當下汝等要切切實實紮基之重點,因當下之修子,尤其是已進入修持之士,可謂根器鋒利、智慧高超者眾多。若無比一般法門殊勝之見解,欲令高人來信服者,難也。

當下非以自我傲慢、自視甚高之想法來震攝外界,而是真正能體解諸佛之智慧法海,具足妙智,加上自然呈現之德性威儀來攝受眾生,方是長久之計也

佛乘主旨乃是視眾生為一體。天父亦是永遠同眾生一體,欲同 天父同在,必要不捨任何一位眾生。此乃精神所在,失此精神,道場必然變調,則不能永續存在也。人世間有太多此般例子了。

    仙佛方方闡教,處處開堂,但每每失望,因人心之分別對立相,導致大道宗教不能於人間實現。首要觀念心態正確,一切有形資源與無形下化皆水到渠成。眾生顛倒,連修道亦顛倒,凡心不去,難見真道也,更遑論弘道。明白否?好!不知汝等有何不明?

 

仙佛下化,乃是藉由真如為媒介,失真如用,下化則非佛智。契印真如,引動先天能量,廣納宇宙之能量,首要條件必須產生真如用。凡夫亦可接收靈界訊息,但層次分差甚大也。

 

法界體性智,亦是智者運用於凡塵,因應世俗之應對方法,若不應眾生需要,佛乃如如不動。下化與法界體性智,可言是一不是二,重點是:自我佛性起作用了否?(必須經由沉靜、靜悟之功夫方能有成效。)明白清楚嗎?慢慢體悟!汝乃是欠缺沉靜靜悟之功夫,莫要未下功夫即欲見成效。尚有疑問否?

    沉靜者,汝等也許會會錯意哦!沉靜乃是行、住、坐、臥皆可達至收攝外馳之六根(註:此即神不外馳,時時帶功,時時相印真如之意),最高境界忘我。本位主義打破,不以有「我」,後天之假我,但凡夫之所以一直為凡夫,乃是永遠執持假我為行為思考之根據。真我被假我覆蓋,猶如慧日被烏雲蓋住。

    反面思考,逆觀因緣,凡夫顛倒,聖者顛覆凡夫知見,則入正軌,善解、宏觀、無我、無私、去妄、博愛、離親疏…,太多了,德行自然發露。由內性下手,自然趨近於真道,不難啦!

勿著境、勿執有、勿執空、本即連空都須放下,「有」乃是順應因緣而生之妙用,「保持」是入於第九意識(菴摩羅識),以此為主體,而非以八識(阿賴耶識)之二元為主體。此乃是汝以加強信念之作法,開頭可行,但非永遠依持於此。自然,好!

南海古佛降(2015.5.13.星期三) (本網址之聖藻乃  上蒼下化歡迎分享,推薦,引用,功德無量)

人 世因緣之聚合、緣生緣滅,皆有所定數。如何在於多變之因緣當中保有初發之向道心,乃是自我提昇之要件也。成就曠世之聖業,必要集眾人之願力方可成事。其中人事因緣之和諧,決定團體任務之成敗。當今時代已不同以往,過去個人英雄主義掛帥之年代已成為過去式,亦不適合當下眾生之需求。因此如何集結團隊,作整體 之提昇,即是現代主事者最基本之智慧條件。汝等若能將仙佛次次回回之開示來用心領悟,則不難發現,現代乃是著重打團體戰之策略。每位成員之能力提昇,是為 整體發展之基本要素,因此仙佛屢屢開示,鼓勵每位學生皆要肯定自己之能力,並不斷來成長學習,且要虛心反躬自省,如實將本身之不良習氣化除。此方是真正修 持進道之正確觀念也。

 宇宙循環有其軌則,因緣和合,建構事務生成,萬法由其法則而生,亦受其定律所制。能順應趨勢者,則納入演繹建構之ㄧ環。不能導入軌道者,即隨輪轉之洪流游 盪,待下一回循環之因緣出現,才有另一番之契機。天時不待脫序之人,持續秉公運轉不息,行使應行之道。能相應共參贊者,則是融合於本體;不能相容者,即自 我分離,脫離軌道矣!

修行修心更修道。時下修子言修心難行,即不能入道。修子大多因過多的文字理論使得心念窮究道理,而在真正遇到事境呈現時,卻不能將修行理論來落實於事務的應對。因此往往說歸說,雖能講出一口大道理,卻實際根本做不到。此乃是一般修子最普遍的毛病也。

另有一種修行人,確實力行善事,亦十分用心規範自己的不良行為,但內心卻未能完全處於平靜無波的境界,一旦受到激怒,內心激盪的情緒僅能強加壓制下來。然而忿怒的意識與不滿的情緒,仍是沒有完全轉化淨滌,只是表面平靜而已。

修心若功夫不夠紮實,則不能真正達到修道之層次。修道必先明察本心之作用,見至自性之微妙,方能更進一步見道。修道由修心下手方是真修行。

 (黃生 叩稟:請問恩師…)直言無妨!(生:前因緣之天命任務…)心意一發,直達天庭。汝言尚有任務否?自己思惟即明。此乃汝各人意願,為師只能言天命是由人心所 成,若眾生已失卻信心,非 上蒼不下化聖命,乃是人為因素所致。須知天命再大,皆要正心、正觀、正念,再加上堅持,才能達成。吾之意非鼓勵汝再去堅持。吾預告:即使汝再有心,時勢若 無法配合,汝即無力回天。

為師再次叮嚀於汝,前佛堂之因緣乃是勢所必要之引緣過程。其主事亦是 上蒼十分眷顧,並寄予厚望。為師等不會有任何責備與見怪,一切乃人之抉擇,吾即不言其他。其亦是難得之道才,只因難以轉變其之執著。上蒼雖多次暗助,亦難抵擋其之習氣。唉!吾心酸矣!

好!汝坐吧!此乃是仙佛佈道在人世間,感到最無奈之阻礙:可用之道才經常卻是難以真正克服本身之習氣。殊不知,習氣與毛病之改良,是為修道最基本之條件與功課。若不能由本身淨化毛病作起,不論修持如何高深之法門,皆難真正進入大道本體當中。此乃是修行之第一關卡,通不過一切皆是虛妄而不實也。

汝等近期將聖藻用心來發佈,以最有限之資源漸漸創造無限、無量之成果。此作為 上蒼十分肯定,又能起到立竿見影之良效,更能建立很好之模範效果。此足見諸賢之智慧運用。為師沒有白費苦心也。嘉勉也。

為師再一次叮囑於汝等諸賢:欲創造美好之聖務推廣空間,必要細心來經營整體之人際和諧。每位成員皆要自我要求,能由內心真正消除人我之間之不愉快的成見。大家皆是為了大道、為了眾生。在尚未廣泛利益大眾之前,共事手足兄弟姐妹之情誼必要珍惜。此亦是 上蒼考核之一重大項目也。

加強自我之實力,不是為了炫耀,而是為了累積能量,以備加惠眾生之所需。又本身各方條件富足,才可行有餘力去幫助需要幫助之眾生。切記:修富足強大之道,是為當下修行之趨勢,但絕非是比拼場面與道場大小。須明真正無量功德之佈施,乃是以正法幫助眾生解脫離苦之真功德也。

諸佛本願,唯令眾生見至真道而出離生死。佛之真正弟子得真傳後,亦是如實將諸佛本願來力行於人間。當今辦道之領導人,卻因凡心俗念,將仙佛本意錯置,甚至顛倒,以致將跟隨之信仰者帶引至輪迴循環之生死大海。此乃有違仙佛佈化大道之初衷,辦道者不可不謹慎也。

眾生慧命之所託,天使設教在婆娑;

諸佛本願令解脫,合天印契悟真我。

 真道場在人心,真天命由己行;

真如來時時印,真聖道即頒行。

真假非關形式,乃是真有作為,真達良效成果。離正法本心,再天大使命皆是空談謬論而已。人執相,凡夫染境,金剛密法,人我盡淨。

歸依佛心印者,再不得以外相而論真道也。明白否?好!為師開放汝等叩問,有何不明可前來同為師共研。

陳生汝近來修持心得如何?(陳:…)法界體性智非如汝之修煉方式可得,乃是應眾生所需,又無心契入者方可示現。然,調整乃是平日即下之功夫,需用上之時自然浮現。將欲求之心境淡化,自然顯現。

(陳: 某些氣功之修為…)可觀摩,可參考,但要明辨層次境界,非分高低,乃是明明白白其境界在於何處。可明辨,代表汝之境界更高,但卻不能起妄心。若感到其高 深莫測,即表示汝在其之下也。氣功既已稱師,除非其德性甚好,否則不服輸之心態乃是一般師等級之盲點。不論其周邊之引緣條件層次如何,引導者本身之本事與 實力,將是嚴格受時間考驗,因當下時代之眾生,非一般泛泛之輩可輕易折服。加強引導眾生方便之能力,本身魅力之建立相當重要。又內涵充實,更是行之久遠之 基本條件。指導當代眾生之導師,若無三頭六臂之實力,很快即被撂倒。因此仙佛先前不是已開示,用趙生此奇葩乃是有十分聳動之效果。沒想到,尚未發揮功用 即…

當下欲短時間聲名大噪,是十分容易,只在於是好名聲與臭名聲而已。當代之科技十分迅速,可達佈化成效,但消息一發佈,即深化人心,不可不慎。汝不必心急,將自我氣場不斷提升,才是當務之急。好!

氣場淨化,靈力提升,但關鍵之干擾因素,是日常心念所發頻率,會形成好與不良之磁場共震,因此為師之前才叮嚀汝,必要先由身邊看得見、作得到的因緣來圓滿。為師初步驗收,及格啦!尚有進步空間。

(陳:與其他道場之交流…)交流有何不可?只要明確把握正觀、正念、正心,交流其他宮堂是件好事,但主要是能相互利益成就,才是觀摩之主要意義。

(陳生:…)契入純一,跳脫八識入清靜識,說來簡單,但人因習氣強烈,往往過去不良含因困境起現,難以超越,總受陰陽善惡之種因牽絆。功夫即是念起時能明辨並立斷,至超然以清靜識起用,不以八識之黑白對應起用。明否?(陳:…)當然可以,自性本俱如來妙用,須真正脫離陰陽方能以真智妙慧應對人事,了解否?

   不必刻意去思惟契印何境,乃是自然顯發之後,回顧則明是契印大宇宙、大法界之智智。非預設立場,期待亦是一種不清靜念。然!汝可反覆去印證。汝最主要之問題乃是預期心理。不以預期心理去期待境界現前,此乃是阻礙。好!汝力行禪功,禪者真定。老衲不能再加諸汝太多觀念,汝需要的是拿掉一些觀念。不必刻意,有此心理即是執法。執法又如何破,不執自然破。

   真是吾累世弟子獨鍾修禪,功夫尚可,僅是期待過多,不得真清靜。不能強調一種執一種。汝應該真正放空,空至極至,禪悅法味自然呈現。

   老衲又恐汝再預期嚐嚐禪悅法味之滋味,又落入一種執著。好啦!言太多,汝又有太大想像空間,無妨!

   空有一如,層次尚未達極至。不必汝費心串連啦!然!

   好!尚有不明否?若無他事,老衲今日同諸賢相聚至此刻。汝等亦要合心共一力方可順利通過 上蒼考核也。為師退也。

 

 (韓 生叩問:根據道家典籍,道家所稱之「元神」,即是指三魂七魄中之主魂,也就是靈性,似乎相當於佛家所稱的第八意識(心王),而非第九識的「真如」。元 神從人類降生時投入軀體,之後即退位,改由眼耳鼻舌身意等識神作主。)道家所言「元神」同佛家「真如」非不同,所謂退位非不復存在,乃是受六根六塵六識之 染而蒙蓋,但其乃是不生、不滅、不垢、亦不淨。「元神」、「真如」若可甦醒、彰顯、起作用,則已超越後天意識之框架。
  

(韓:真如是否含包於第八意識之內?)真如包含在第八意識,是否?人尤其是宗教家,老是將「真如」與第八意識,甚至有第九意識等之分別。其實真如蒙垢即成第八意識,淨化則趨所謂第九意識。又淨化之程度乃區別不同狀態。
   靈魂、靈性、自性、本來,而後天之作用即產生已蒙垢後所帶來之作用。曾經擁有(第八識)怎能不存在?不起作用,此比喻較為恰當。不起作用不是以壓抑之方法,而是自然不生作用,使得因質不良之種子不再現形,又不會追悔以往之垢識,不執不著。
  

(韓: 淨化第八意識似乎十分困難,若直接從第九意識下手來淨化第八識,是否會更為有效?)直接超越第八意識,以第九識來淨化,此一論點可不可行?吾來舉一例。第 八識猶如是明月,受雲霧覆蔽。以第九識來淨化第八識,則是以明月之光芒來破除烏雲之蓋,因此有淨化一份明覺,可破一份無明。可行與否,乃在修持者本身之能 耐。
   (韓: 然而有些能契印真如者,仍然顯現許多不良習氣。這些人是否仍應以守住起心動念來淨化第八識較為實際?)若以汝方才所言,自稱能契印真如者,卻仍然習氣毛病 不斷,此說明其根本尚未契入也。不能契入者,還是採用最保險之方法,將第八意識慢慢淨化吧!然!每一個起心,每一個動念,皆是八識田中之種子浮現,如何明 察而即刻立斷轉變,則需以大道、宇宙真理作為後盾。
  

(韓:眾恩師曾教導我們契印真如、契印仙佛、契印虛空、契印大道以及同 天父契心,這些是否為層次上的差別?)當然是層次上之差別。契印真如乃是將本身之元神喚醒,之後接下來則要向外、向大宇宙去融入。汝方才所言各種契印境界,皆是一層一層來提昇也,但最根本必要先啟動元神本體。若真如元神尚未完全覺醒,空談契入宇宙乃不切實際。好!
  

(韓: 數位仙佛恩師於最近的聖諭中,鼓勵眾學員直接同 天父契心,這是否意味著大家的修持均已達到相當的境界?)以目前在場之賢生當中,其實皆曾經有真正契印真如之經驗,只是是否能成為一種生活習慣,則非全體 學員皆有此本事。(韓:恩師所言的生活習慣,是否即是指「時時帶功,時時契印真如」?)然!同 天父印心,其實 天父一直同所有眾生同在,只是人因為分別、執著而遠離那種狀態。
  

汝等應時有所聞,某某人心目中唯有尊崇 天父之崇高象徵,但對於一般眾生卻仍以分別高低而對待。可笑的是:此一種心態早已脫離本體,即同 天父分離。汝等言,是否顛倒妄想也。
   為何仙佛每每於聖諭中勉勵諸生時時念念皆要以眾生利益為主要,而沒有太大篇幅去鼓勵諸賢要如何又如何歌頌 天父?如此汝等明白其中之天機否?(眾答:明白!)好!
  

(陳生叩問如何淨化第八意識。)淨化第八意識,在人面對事、面對境、面對人之時,為最佳修煉時機,亦可藉由禪定靜坐時,將浮現之種子以菩提覺性來轉化淨除。(陳:去除不良習氣?)然!轉化不良之習氣,旨在於減少不良含因起作用。
  

汝等目前為配合推廣之需要,必要有一個正式之名義來作為汝等弘法之根據。為師盼望汝等莫將 上蒼之頒命來等閒視之,必要全心全力,有始有終。切不可因個人因素,斷然將 上蒼聖務來終止,此乃十分要緊。
  

先 有一個正確知見,所謂無眾生、無壽者、無我、無人,此乃是一體如是之另一種解讀。汝明白否?解釋得宜亦要掌握適切之時機,有時應機、應時,是要懂得拿捏。 (陳:利用網路推廣問題…)如何取信於大眾,仍需一段時間來培養。目前最基本即是本身推廣者自身之形象亦是十分重要。有時不重於量,而精於質。莫要大量來 強加灌輸,有時一時難以吸收與消化。如何精準來提供大眾所需,亦是一門學問。
   好!若無其他不明,為師今日開示至此。

 

 

課程.疑惑.釋疑.開示

(葉:請問恩師,眾生何以如此難度?)眾生之所以難度,原因在於從不知由本身之本體來當家作主,一輩子聽人說,聽神說,甚至聽一些邪門之說,從未返觀自省,都是隨波逐流,於宗教界奔走一世,皆淪為向外求,時而執迷,時而又被現實環境所牽引。吾若道破,當今尤以台疆之修子密集度為世界之冠,但歿後能真正解脫者,稀少得可憐!原因只有一個…(葉:慾望…)慾望僅是有形有象之ㄧ環而已,心性意識之執念才是不斷輪迴之主因。
 
 (陳:是否能由第八識下手來轉化?)轉八識,很辛苦,很危險,很不妥,但一般根器者必要如此。頓入本體即輕鬆,但由見山不是山,入於見山又是山,則須真功夫。淨化八識必由平日之見聞覺知,即以清淨之本心來反映,非是真正遇事遇境再轉,往往轉不過去,因以識神用事已成習慣了。
    
(陳問:有不少道場標榜自己是虛空層次,是真的嗎?)吾問汝一句:有何人何物不在虛空中?其標榜亦非妄言,乃是如何將虛空宇宙之真諦如實示現於人間,真正令眾生與自然界、宇宙和平共存,共生共榮,才是標榜之真正意義。
 
(韓:既然宇宙中的能量是不惡不善、非陰非陽,為何修行人須從中陰身轉為中陽身,再入於純陽之境,方能契合於道而成就?)陽與陰、正與邪,取決於在何角度能真正受益。汝言需達至純陽是為正確,在某一層次必要經歷於此,然宇宙間任何一股能量、力量皆有其存在之必要,在於此時即無所謂好壞、正邪之分也。
   
 (韓:法身是否即是指RNA?而QNA即是道家所言之金丹?)RNA汝言法身,RNA
不能全面表示是法身,僅是法身功能之一。QNA謂之道家之金丹,金丹者亦僅是QNA之廣大功能之呈現。金丹應該說是真如之彰顯的狀況。
   
 (韓:請問恩師,2043年是否為地球末日的另一個關卡?)汝認為呢?(地球危機)化除與否,跟人類靈性淨化提升與否有相當大之關連。大化小亦是分化,小化無亦是化除,乃是靈性取決。提升靈性,吾於此言一句坦白話,修行者不一定能提升靈性,無修行者有者靈性不斷提升,前者乃在修行不落實,僅是名義上言修。一般未入宗教、不言修行之人,有時卻保有自然天性。天性乃是靈性提升之根本。咱未來是否有能力扭轉不良之人心,此必要諸賢生能自我真正做到自覺,方能有大能力影響他人。